(圖片來源:Apple TV+ 官方網站)
✦
看完《擁擠的房間》,整體沒有到特別喜歡,但是劇中這段心理諮商師瑞雅與丹尼母親坎蒂的對話實在太打動到我,所以特地發一篇貼文來紀錄。
✦
這段對話發生在第九集後段,主角丹尼因為槍擊案而被起訴,丹尼的律師和諮商師瑞雅都希望坎蒂能出庭作證,指證她的丈夫、丹尼的繼父馬林曾經性侵過丹尼,才導致丹尼開始出現人格解離的狀況。然而,一但做出這種指證,也等於間接證明了坎蒂是位無法保護自己小孩的母親,因此她十分抗拒。
『我知道這件事會如何收尾,我知道你們都責怪誰』
「我永遠不會責怪你,永遠不會」
『狗屁』
「…...我有過一個病人,安娜,那時我才當住院醫師一年,安娜在八年內被六個不同的男人強暴過六次,而且她才 19 歲,你如何解釋這件事?
有一種現象,糟糕的現象,被虐的受害人活下來,他們逃離了,卻被另一個人再次虐待,聽見這些故事讓我心想,天啊,這些可憐的人,他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但是這跟運氣無關,這是病態又扭曲的本質,因為他們從小就被迫靠性愛獲得認同,他們被訓練成為受虐者,性侵者很懂得尋找獵物,他們能看出別人看不見的徵兆,可能是化學、心理、行為、非語言的徵兆,在性侵者眼中,這些徵兆再明顯不過。
而我必須不斷強調一件事,這一切都不在受害者的控制之中,這一切都不是受害者的錯。
你跟丹尼都是獵物,我懷疑馬林並非你生命中的第一個性侵者,而且這不是你的錯,我為你心碎,真的,因為你不該被這樣對待,所以,我不會責怪你,一切都不是你的錯。但我希望若你出庭作證,你或許就終於能停止責怪自己」
『……你了解你要我做什麼嗎?』
「罪惡感或悲傷,你能承受哪一個?」
瑞雅這段發言,為「一切都不是你的錯」的老生常談補充了更多解釋,在社會漸漸學會重視性暴力事件的進程中,我覺得是很應該被宣傳的論點,犯罪的重複發生絕對不是因為受害者運氣不好或做錯了什麼事,而是加害者足夠精明狡猾。
雖然多了一層母親的身份,我還是很難認為坎蒂在丹尼的持續受害上完全沒有責任,但很殘酷也很不公平的是,這類事件曝光之後,社會大眾給予母親的譴責常常是多過於真正的加害者的,甚至也不會有人記得應該對照顧、保護小孩也盡到責任的原生父親在哪裡。
✦
回到影集整體評價的話,我覺得在已知案情的情況下,比較難享受前期鋪陳的懸疑手法,眾人格都被具現化的演出方式,也讓主演少了很多一人分飾多角的演技挑戰機會。
但相對的,更能夠體會到每個人格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個性、感受和立場,小湯姆也真的非常適合飾演敏感脆弱的丹尼,比起過往的人格解離相關影劇,是更注重情感表達,需要細膩感受的一部作品。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