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有的鬼都很可怕,我有時候反而慶幸自己能看到鬼,因為我能看到非常思念卻再也看不到的人們。」
《惡鬼》
✎ 𝓡𝓮𝓿𝓮𝓷𝓪𝓷𝓽
✨前言✨
提及鬼怪題材的作品,劇情核心都在觸及一個中心主旨,有時候,人心比看不見的鬼還可怕,今年台劇也有與之相同概念的優秀作品《不良執念清除師》,但此劇的劇情發展比較像是通靈少年去解決各種不同鬼怪事件,然《惡鬼》有一大核心主線,就是解決身上附身的惡鬼,比起用較為奇幻的能力斬除惡鬼,這部是以採偵探劇的形式調查惡鬼的來歷,曾在2016年執筆《信號》的金銀姬,過往作品對於劇情鋪陳扎實度所營造的張力,不禁讓人對後面的劇情吊胃口,由金泰梨飾演被惡鬼附身的少女,搭擋由吳正世飾演找尋惡鬼蹤跡的民俗學教授,一同變成鬼怪偵探,一起解開惡鬼的身世之謎。
✨「據說惡鬼會藉由滿足一個人的慾望壯大自己。」✨
惡鬼前三集聚焦在那些光照不到的角落,觸碰社會底層因為經濟壓力而迫使做出一些「人比鬼還可怕的行為」的議題,開場就以散影母親被手機詐騙案件為開端,揭露了社會底層悲歌。
第二集也以藏匿人口虐童案件為軸心,事實上播映首兩集的幾週前,才剛好發生類似的虐童事件,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的家庭,會以不報戶口能減輕稅務壓力為由,把幼小的孩童藏匿起來,在第三集中,主軸也擺在非法高利放貸,讓大學生走投無路的事件,這些事件看起來毫無關聯,其實都出自於心中的惡鬼「慾望。」
附身在散影身上的惡鬼,其實就是將內心的醜惡面具現化,
第六集散影點出了人心慾望的合理性:
✨「可是,真的有人沒有慾望嗎?」✨
✨「每個人都想過的舒適一點,也想變得幸福一點。」✨
散影的人設我覺得是整個劇情設計的高明之處,總是面帶微笑,遇到鳥事一笑置之,面對挫折總是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這樣的散影依然也有負能量的存在,雖然惡鬼某種程度加深了散影心中的惡,但當他收下奶奶遺產的那一刻,真實直球面對脆弱的自己,這裡必須大力讚賞金泰梨猶如鬼神般的演技,金泰梨曾在《二十五,二十一》配合不同時期的角色做口吻上的變化,而這次不論是被鬼附身充滿邪氣的笑容、與人談吐那種傲氣瘋癲的氛圍、再到換本體後處於恍惚狀態的虛弱感,惡鬼附身的設定,本以為會有一個緩衝期間,也就是藉由像是昏倒的形式來做角色切換,但惡鬼與散影本體切換是如此的自然。
❣️「這會不會其實才是真實的我?」
✨「鬼」是慾望滋養的惡意? ✨
雖然散影身上的惡鬼,是靠蠶食慾望壯大自己,但並非所有的鬼都是恐懼的存在,人之所以會對鬼產生恐懼,是源於將自身潛意識焦慮投射於想像的事物中,或超越人類認知理解範圍才會產生恐懼。
❣️「看來你也看得到她。」
「對,我也看得到,我看得見你看到的東西。」
「那為什麼不躲她?」
「我為什麼要躲她?我女兒睽違數十年終於回家了,她說她討厭死氣沉沉的鄉下,於是就離家出走到了大都市,我不曉得她是為何所苦,最後她自殺了。我從來沒有一天忘記過她,我為什麼要躲她?」
✨「鬼」一定是帶有惡意的嗎?✨
第四集中點破了鬼不全然是得人恐懼的存在,包含著看見已逝之人的思念,這份思念讓恐懼有了更深層的情感,就像別人眼中看見是血肉模糊的鬼,但在老奶奶眼中卻是女兒最美的樣貌,而這份相思女兒情的執念,化作自私的慾望,讓全村陷入滅村危機。
✨與民俗學相互結合探尋鬼的起源✨
《惡鬼》也帶出民俗儀式之重要性的辯證,這是我覺得整部影集最有趣的地方,宗教儀式是一種建構死者與生者精神連結的方式,利用儀式成為寄放死者靈魂的器皿,寄予來生的渴望,有句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宗教祭祀儀式的重要性,出自於人心對鬼神的敬畏,論精神層面來說,具有安定人心之功用,而《惡鬼》結合民俗學的論據,不單靠超自然力量讓觀眾進行理解,也沒有人鬼大戰的場面,而是以步步探查的方式,來解決鬼界的事情,這點不僅讓觀眾進一步對民俗學感到好奇,也不會讓劇情懸於一股空虛感。
✨引人入勝 節奏明快 今年必追✨
一部懸疑劇最怕最後有設定吃書的問題,也就是前期與後期設定衝突,這點也是許多少年類型的漫畫共有的通病,而在金銀姬上一部作品《智異山》也有一點小瑕疵,不過我覺得在《惡鬼》中這點不至於會發生,畢竟到目前為止的劇情結構還算完整,也有明確的劇情脈絡,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打模糊仗的嫌疑。
✨結語:金泰梨實在是太美惹辣😍
劇情中加入較為理據的警察辦案,也是本劇最精妙的地方,過往牽扯到鬼怪的影集中,你都會明顯感受到劇集中的警察貌似是一群無用的角色,畢竟開啟上帝視角的我們,總會想著:「啊這就鬼做的事,以們最後也是徒勞無功一場吧!」我想編劇是知道這點,才讓整體劇情走向變成偵探形式,雖然對於不信鬼神的警方來說,乍看之下朝著錯誤辦案方向走,然而事實上鬼偵探與警方利用共享資訊的形式,看似偵查目的不同,但其實都在一並往同一方向偵查,總言來說,《惡鬼》是我認為今年在劇情上節奏掌握度最佳,劇情深度也會讓人想一探究竟的劇集,來到下半場的惡鬼,即將迎來回收伏筆走向結局、揭開惡鬼身世之謎的部分,作為觀眾真的是非常期待。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