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也能得到幸福,希望這裡寫著的每個願望都能實現,希望在場的每個人…都能得到幸福。」
《惡鬼》(下篇)
✎ 𝓡𝓮𝓿𝓮𝓷𝓪𝓷𝓽
✨前言✨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小故事是這麼說的:「從前有一個老寡婦,她養了一隻每日都會下一顆蛋的母雞。但老寡婦嫌蛋的數目不夠,於是給母雞餵平時2倍的穀物,過了一陣子,終於令母雞一天下兩顆蛋。但老寡婦仍然嫌不夠,於是再餵平時3倍的穀物,結果母雞不但沒增加下蛋的數目,還因越來越胖而無力下蛋 ,最終更因太胖,誘發健康問題而死去。」
✨在每一個無助的日子裡,為了什麼而活下去✨
「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卻把現有的也失去了。」便是這則寓言要警惕我們的事,《惡鬼》藉由超自然的力量帶出「人心比鬼更可怕」的道理,卻同時給予努力生活的人們一道希望,貪婪源自於我們內心最深層的那份渴望,我們時常會因為貪婪某些事物,逐漸走入黑暗,被惡鬼附身的散影就是這樣的普通人,渴望著住在高樓大廈,面對生活窘境總是手足無措,看著同學們一個個不靠努力也能過著光鮮亮麗的日子,彷彿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劇的人物,無數次望著橋下,想著是不是只要跳下去就可以一了百了,在看不到盡頭沒有希望的日子裡,活下去的意義又是什麼…
✨有錢不一定使人幸福,那何謂「幸福」✨
「惡鬼」本以為起自於對某人心懷深仇大恨的鬼,沒想到最後謎底揭曉,鬼是由貪婪而生。與第六集母題「餓鬼」相同,即便是有再多錢財的家庭,因慾望滋長的惡意永遠不會停息,對巨大財富的執念,就連家人都可以犧牲的羅炳熙代表,究竟他這輩子到底有沒有幸福的一刻呢?金銀姬筆下的人物,一向周旋於善惡之間,如同《屍戰朝鮮》藉由殭屍帶出對金權的迷戀,政權的腐敗,最終回到人就是應該平凡的活下去這個道理;回到《惡鬼》其實從前兩集就已經說明了這部劇所要聚焦的核心,到底什麼才是幸福…?
不見光的地下室裡,藏匿沒有報戶口的小女孩,絕望地等待著死去那天,他跟哥哥的相處時光,成為他生命裡唯一的光,當散影與教授發現他時,弱小身軀爬出小小的鐵窗,即便身處逆境,總有一天也要和哥哥一起看看廣闊無邊的大海,這是人想要活下去的執念,編劇在第二集就己經點明核心主題:即便在照不到光的地方,也能有微小的幸福存在。還記得開頭時散影說道:「雖然我們的生活不是很穩定,但從過去到現在都過得不錯,我們未來也繼續好好生活吧。」散影與媽媽雖然日常互動的片段不多,卻刻畫的十分動容,只要她們母女倆還生活在一起,那便是她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海上教授的家庭,儘管坐擁金山銀山,但家人一個個都散去,偌大的房子裡,卻少了一個家該有的溫暖,編劇利用兩個極端家庭的反差,讓觀眾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沒有一刻是為自己而活,從未替自己做選擇,也沒去過自己想去的地方,我…是為了誰,為什麼那麼殘忍的對待自己,讓我墜入黑暗的那張臉,是我自己,我正要殺掉我自己,當我領悟這點後,我便無法就此死去,我要選擇為自己活下去,不是為了我媽或任何人,我只憑著自己的意志,活下去。」✨
惡鬼曾經問弘塞為什麼喜歡散影,弘塞回道:「她很堅強」那個沒有被生活壓垮的女孩;沒有因一時的貪念而去借高利貸;沒有因為工作能力沒那麼好的媽媽,而放棄了她,縱使比同年齡的人還要慢,但散影總是踏踏實實生活著,惡鬼讓散影理解到活著的意義,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無法估量生命的長度,也無法預測突如其來的意外,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活得多精彩,在細雪飄落的日子裡,一起和相愛的人喝上一杯熱美式再加單份的濃縮咖啡,人生不也就圖幾段這種平淡的幸福吧。
✨最後想以這首歌作為我對《惡鬼》的註解:〈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2013年中島美嘉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以「為了描寫濃烈的希望,必須先描寫深層的黑暗」為母題開啟的創作藍圖,歌詞寫的非常心痛,2015年巡迴演唱會的時候,中島美嘉在開唱前朝舞台下獨白:「為什麼世事總是不如意?為什麼沒有人來幫幫我?我要用我的歌聲,唱出大家的心聲。」即使患有耳咽管開放症的她,在自己聽不見的情況下,以聲嘶力竭的嗓音、飽滿厚實的情緒詮釋了這首歌,帶出無限濃厚的情感,我時常在絕望之際聽著這首歌放聲大哭,我常問自己:「這輩子我能幸福嗎?」縱有多少次想要離開世界的念頭,我還是想活下去,正如這首歌詞曲創作人秋田弘所言「倘若將日常之悲苦比作降雨,我們則曝身於雨中,但即便如此,生活也要繼續下去。」
✨「是啊,試著活下去吧。」✨
躺在大草原上與自己這輩子最愛的兩個人看著滿天星斗,人生還有好多好多願望還沒完成,即便人生還有好多令人痛苦的磨難,但每個人不也是這樣歪歪斜斜走過來,《惡鬼》獻給即使面對生活的困境,依然勇往直前的你。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