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漫威電影《永恆族》影評:奧斯卡導演趙婷揭開嶄新格局的漫威電影

漫威前段班!《永恆族》就像去吃 CP 值高的小火鍋,料多味美很實在。不僅有爽快的打戲、幽默的笑點,在角色刻畫上也比許多漫威電影細膩。特別是一口氣向觀眾介紹十個全新角色,卻能在短時間內塑立每個角色的性格、五花八門的超能力,甚至是他們之間的情感。多元的角色樣貌(華裔、印度裔、非裔、聽障、韓裔、同志)也為漫威開創了不同以往的超級英雄。

Read more

《小行星城》:形式主義的極致

自《法蘭西特派週報》起,魏斯安德森的視覺美學與形式主義就到達了他的生涯巔峰。「翻閱感」得以透過電影的形式呈現,讓寫作之熱忱得以在黑盒子中被放大,但來到了《小行星城》當中,看似是一次反璞歸真,事實上是魏斯安德森更為走火入魔的過渡期。

Read more

《奧本海默》:藝術與理想的碰撞

若說史丹利庫柏力克在《奇愛博士》中如何藉由「奇愛博士」這個角色諷刺核戰爭的影響,那麼克里斯多夫諾蘭就如何在《奧本海默》中進可能地讓它諷刺的現實在大銀幕上實現;但《奧本海默》不單單只是傳記片,它更如許多評論形容的是一部恐怖片。諾蘭的著魔於實拍的意志力在《奧本海默》中發揮了其最大的效益:讓一切虛假彷彿成真、並重構了歷史的恐懼,最終成功描述一個理想家是如何被衝突和愧疚感所擊垮。

Read more

《日麗》:真誠至極的導演首作

對《日麗》最為精確的稱讚大概就是 Queens 的 Under Pressure 這首歌就彷彿是為這部電影而生般地完美契合著這對父女,這是個多麼私人到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共情的回憶。Charlotte Wells 只需重構出她回憶中的父親,然而那台DV卻彷彿也代表著所有靈魂之窗探進了導演的腦海回憶,但《日麗》絕非只是膚淺的舊地重遊,而是藉一個回憶錄去循著影像中的蛛絲馬跡,探索父親的傷痕,和那些彼此不理解的隔閡。

Read more

《本日公休》:論職人精神之可貴

從首部長片《帶我去遠方》當中的生澀感到《本日公休》更個人印記,傅天余導演將生命瑣事刻劃的有其出彩之處:草根性的人物、新舊價值觀衝突、具匠人精神的職人展現。這都讓《本日公休》即使格局如此之小,甚至是一個台灣各個角落都在發生中的故事如此刻骨銘心。

Read more

《惠子不能輸》:疫情時代的一抹溫柔

沿襲了《你的鳥兒會唱歌》中捕捉生活靈光的作者筆法,將攝影機對準疫情時代的三宅唱不把疫情作為敘事主軸,而是以背景對主角惠子做出「溝通」上的點綴/隔閡。三宅唱透過16mm的底片質感成功做出了難能可貴的復古味,接著在拳擊中找到獨有的節奏與韻律,打造出一套透過動作來牽起觀者進入影像世界的程序。

Read more
< 1 2 20 21 22 23 24 25 26 78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