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鈴芽之旅》:後311的療傷

新海誠的愛情線恐怕依舊無法輕易說服人,但他似乎也在《天氣之子》的兩極化後明白了這點,將這份情感擴寫成具贖罪性的情感,而非《天氣之子》當中充滿中二病的稚嫩愛情,也不是《你的名字》中被高概念牽著走而讓人摸不著頭緒就愛上彼此的關係

Read more

《疫起》:共感式電影的成敗分析

宣傳標題主打的「共感式觀影」其實頗為成功,在銀幕內外的兩個空間透過兩個時代的兩個疫情背景,串起了更具共鳴的觀影空間,大量貼近人物的手持拍攝(甚至第一人稱視角)都有種在醫院游擊之感,這都讓《疫起》在所謂感官上達成了一種雙向的協調性——甚至於一種窒息感。

Read more

《滿江紅》:主旋律電影的作者化

靠著形式上吃《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紅利,但並沒有在錯綜複雜的空間內玩出出色的調度,反倒透過改良翻拍自柯恩兄弟卻失敗的《三槍拍案驚奇》滿足由劇本殺構成的喜劇理想,讓電影陷入好壞參半的局面,再用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浩瀚格局頌揚愛國之情——要作者、要賀歲、要愛國主旋律,全都滿足了,國師藝謀沒有祭出生涯前段班,但是開啟了主旋律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可惜程耳的《無名》仍無法得到各方面的優勢。

Read more

《三張面孔》:伊朗當代女性的深刻描繪

賈法潘納西以叩問影像的真實性破題,隨即將觀者丟入一場阿巴斯式的公路旅程中,而師承阿巴斯的不盡然只是關懷生命的筆觸,賈法潘納西對於鏡頭使用的節制更是成功吸引了觀者的注意。

Read more

《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諜報電影的AI時代

同樣是作為完結篇的上半部,個人買單《致命清算第一章》勝於《穿越新宇宙》不少。不單單只是因為視覺上整部片有一直在提供新意,更是這個結局有讓我覺得它有「暫時」畫下句點多一點。畢竟當初看完《穿越新宇宙》的結局只覺得好猜又讓前面全部都像是預告片。

Read more

《芭比》:玩轉IP能有嶄新面貌嗎?

大概也只有 Greta Gerwig 能夠寫出如此直球對決的性別議題,直白到對我而言少了那麼一點前兩部作品中的趣味且說教意味仍算是濃厚,但依然不減這個劇本對IP改編上的魅力。好像看了另一個版本的《媽的多重宇宙》(包含對於《駭客任務》的各種致敬/挪用),但個人不太吃後半段的個人追尋或是存在危機,但可以當作是一個有趣的商業觀察。

Read more
< 1 2 19 20 21 22 23 24 25 78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