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n signup

「電影」的搜尋結果

《忌妒的藍圖》:扒光我,用你燒灼的眼眸;滅了我,予我重生的自由。

圖片來源:IMDb《忌妒的藍圖》:扒光我,用你燒灼的眼眸;滅了我,予我重生的自由。“It’s useless to wait for life to accommodate you, you must accommodate life. “A common melodrama with an exquisite filmmaking and poetic narration. I could almost catch the scent of the sea, the perfume, the fire and the cigarettes. Though it’s a really long movie, every detail was worth tasting softly. Léa Seydoux was extremely charming and you can feel the hormone from Gijs Naber. Epic!曾經以《夢鹿情謎》(On Body and Soul)擒獲金熊獎座的匈牙利導演伊爾蒂蔻恩伊達(Ildikó Enyedi),睽違四年,帶著首部英語新作《忌妒的藍圖》(The Story of My Wife)闖入坎城影展主競賽。近三小時的片長,十分考驗耐心,可想而知評價也非常兩極。然而,我卻全然沉浸其中……這就是我心目中美好年代的氣味電影啊﹗大海、香水、爐火、菸草……甚至是每塊服裝上的絲綢布料,在鏡頭下就如同隔層薄紗般,直接又唯美地從畫面流洩而出,每一格一幀都瀰漫著迷人的氣味,細緻到讓人想一再回味品嚐。 ▎沉潛的詩意與瘋狂的肆意電影總共分為七個章節,也是主角Jakob人生的七堂課,保留原著小說的文學性。開場深海中的鯨魚伴隨詩意的獨白朗誦,而後再以乍響的樂隊旋律在汪洋上揭開序幕。兩者動靜的對比就帶出了本片的調性,輕快優雅底下潛藏的是巨大又深沉的寂寞。 故事從一個荒謬的打賭開始,船長Jakob對朋友發下豪語要娶第一位走進咖啡廳的女子。瘋狂的是,就在美麗的Lizzy走進來時,兩人果真一見鍾情。而突如其來的愛情,正是自卑與忌妒的萌芽。新婚之夜,一場可愛的脫衣遊戲便暗示了這段不對等的關係。原先調戲妻子的手段,卻讓自己脫得精光,也象徵著Jakob的誠實與Lizzy的神祕,一場絕美的心理對決就此展開。 ▎高招的影像與肢體語言本片最令人讚嘆的正是像這樣的影像語言,比起台詞對白,裡面每個人物角色的肢體細節才是戲的重點,而這不就是「忌妒」的精隨嗎﹖所有的臆測和懷疑都藏在肢體語言的字裡行間,蠢蠢欲動等待著爆發。▪忌妒的大火兩人關係觸礁後,發生了一場船上大火。這場關鍵性的大火,呈現出Jakob面對Lizzy外遇的方式。正當船員們急於尋求辦法時,Jakob不動聲色,相信不久後的及時雨必能帶來拯救。而後及時雨來了,Jakob也在船上邂逅了另一名女子。隔著氤氳的玻璃窗,曖昧的悸動油然而生。在追究Lizzy是否外遇前,他外遇了。悶在心裏的衝突是足以燎原的火焰,信任破滅也許是導火線,但對感情的不安全感在大雨過後,才是最赤裸裸的致命傷。另一場精采的對決是Lizzy對Jakob的捉弄。她向Jakob伸手討取零用錢未果,便淘氣地坐上Jakob的辦公桌,將他的公文一張一張撥到地上。Lizzy遊走鋼索的試探不斷挑動著Jakob的理智線,讓人看得膽戰心驚。最後掉落的墨水瓶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Jakob失控了,開始砸壞身邊所有的花器與鏡子。像在告訴你:「你給我一點點,我會給你全世界。」▪巧克力與菸這點也反映在另一場我很喜歡的戲上。那天Lizzy喝得醉醺醺回家,告訴正在辦公的Jakob她剛在舞會上和年輕男子共舞,兩人還一起嘗試了邊抽菸邊吃巧克力的滋味。她告訴Jakob他應該要試試看,於是從口袋裡掏出了一支菸和一顆巧克力,之後就在沙發上倒頭睡著。Jakob一會兒好奇地抽了一口菸,吃了一口巧克力,表情若有所思。其實我們從頭到尾都不知道Lizzy說的是不是真的,只知道Jakob真的做了。這是忌妒心理最可怕的地方,當不安與懷疑開始建構出藍圖,報復就成了建立其上虛實不分的武器。「人生就是不斷試著控制失控的一切。」但生命宛若鯨魚甚至汪洋般巨大,渺小的我們真的駕馭得了嗎?電影最後以戲劇化又饒富趣味的方式給了一種答案:人生瞬息萬變,與其拚了命想掌控一切,也許放手才能看得更清楚。

Read more

《梵谷:在永恆之門》:讓時間證明永恆。

​​圖片來源:IMDb​

Read more

《淑女鳥》:最完美的,就是最原始的你自己。

圖片來源:IMDb《淑女鳥》:最完美的,就是最原始的你自己。 “People go by the names their parents give them, but they don't believe in God.”  再醜再厭惡的風景,都因神聖的與生俱來而刷上了層歸屬感。也許尋找自我是條回家的路,路上丟棄反叛著那些不完美,帶著寂寞和徬徨,朝著光芒前行,才重新看見那出生於平凡城市、平凡家庭,最原始純粹的自己。一部電影能打動人心,在於那些似曾相識,充滿共鳴和投射的角色。叛逆懵懂的青春,誰沒有過。導演Greta Gerwig沒有什麼花俏精湛的手法,一切是那麼自然真摯。23歲的女主角Saoirse Ronan把這角色詮釋得太棒,去除愛爾蘭口音,叛逆、倔強、無助在她氣質獨特的外表下,很迷人。Lucas Hedges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後,又再度打動我,雖然戲份不多,角色卻很真實,哭戲依舊惹哭我。Timothée Chalamet完全不同於《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表演,搶眼卻沒太多驚喜,就是帥。飾演媽媽的Laurie Metcalf無可挑剔,碎念嘮叨 、求好心切的苛刻中,對女兒濃烈的愛護之心又表露無疑,尤其喜歡兩段車戲(前段與女兒的對話和後段獨自的內心戲)形成的對比。青春裡,多少人在心中撒下了無數種子,長大後,又種出了什麼。也許也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傷痕累累後,那些信仰和持續被愛與愛人的心。

Read more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沒有人該被遺忘。

圖片來源:IMDb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沒有人該被遺忘。「帶著像冰一般枯萎的眼眸,我逐漸成長,沒有人可以親近,散發惡臭的寶石。」黑暗中被遺忘的野草,用力生長,也要沾上一點陽光。又是一部看完後傷感遲遲無法散去的作品,好心酸。是枝裕和改編東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收起了更殘酷黑暗的一面,把故事重心放在孩子們的內心感受與情感交流。喜歡導演總是能像紀錄片般,將故事說得如此真實自然,加上演員們突出的演技,觀眾彷彿真的走進了他們的生活,過程中一度很想衝向銀幕,擁抱孩子們一下。尤其榮獲坎城影展最年輕影帝的柳樂優彌,堅毅不屈的眼神、層次豐富的演技,即使全片沒落一滴淚,都讓我眼淚無法克制。是枝裕和總是能在黑暗中,給予許多光輝。讓人相信世界再怎麼殘忍,還是存在一絲希望。年僅十二歲的阿明,被逼著成熟,但心中小男孩的渴望與躁動,畢竟難以掩蓋。遇見了幾個玩伴,和同樣被世界拋棄的女學生紗希聚在一起,四個小孩開始與外界接觸。就像他們撿來的植物,即使自己水都不夠喝了,也要為赤子之心灌溉。結尾很難過,但很喜歡最後的定格畫面裡,那個為小雪留下的空位,世界上所有人都存在自己的價值,沒有人該被遺忘。

Read more

《燃燒烈愛》:在消失之前,留下存在過的證據。

圖片來源:IMDb《燃燒烈愛》:在消失之前,留下存在過的證據。「如果能像未曾存在那樣消失就好了。」人從出生開始,被迫正視自己的存在。飢餓感是驗證的手段,生理的飢餓、精神的飢餓,滿足的瞬間像夕陽、像火焰,在燒出最美麗的模樣後,灰飛煙滅。無中生有,再回到無,太極一般的循環。循環裡,徬徨地渴求,甚至創造,無非就是想聽見最深處的低鳴,在消失之前留下存在過的證據。太喜歡了,富含詩意的推理片。陰鬱的悲傷感,從電影中一路鋪陳到現在,還留在我心裡不散。虛虛實實得讓人難以判斷,讓我想到同樣是韓國電影的《哭聲》,雖然完全是不同的題材,但在虛實中尋找答案,和對於相信的選擇,都有很耐人尋味的探討。而全片幾乎都是以男主角的視角敘述,主觀性讓事實的真假只能靠觀眾各自解讀。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掉柴房》,看完小說後,更佩服導演李滄東挖掘其中精髓,並在地化呈現韓國社會的不安與恐懼。將主角從31歲已婚男子轉換成剛退伍的送貨小弟,場景也更鄉下,強化了徬徨感和階級差異的宿命感。喜歡片中不斷重複的非洲舞蹈比喻,將人分為生理上的飢餓者和精神上的飢渴者。人人都是精神上的飢渴者,終其一生尋找生命的寄託、感受自身的存在。但生理上的飢餓卻顯示出階級的分化,當飢餓與飢渴同時存在,該是多麼讓人無所適從的狀態。也因為如此無所適從,四周的一舉一動、每一個聲響,都牽動著那不安的心。而虛實真假都由心而生,慾望與憤怒之火也隨之點燃。姑且不論結局的真相,那個視死亡為解脫的眼神,和那脫去全身衣物,讓自己像新生兒般回歸赤裸的身體,都已讓我目眩神迷。本片攝影美得不像話,女主角海美在夕陽下漫舞,將自己化作老鷹的畫面簡直是經典。飾演海美的新人演員全鍾淑表現非常亮眼,全身散發著土地感,自然又神秘的模樣,是本片的一大光亮。男主角劉亞仁更是精湛,豐滿的嘴唇讓我一度想到《醉生夢死》中的李鴻其。劉亞仁每個喘息和深邃的眼神,充滿生命力,隨著故事進行,情緒的層次也相當細膩。生命深處的慾火、怒火埋藏著,等著被點燃。而燃燒之後,是真的消失,抑或是另一種存在?

Read more

《范保德》:血緣像是複製了另一個自己,在世界上延續未完的故事。

圖片來源:IMDb《范保德》:血緣像是複製了另一個自己,在世界上延續未完的故事。「我又仔細回想阿猴說的,但卻想不通讓人勇敢的,到底因為掌握了生,還是掌握了死?」生是細胞的複製,是世界的變化,是死亡的開端。隱藏的、赤裸的故事,連結起多少生命的過客,就留下多少味道。很久沒有在電影中,突然想閉起眼睛感受裡頭的聲音。喜歡這部片細膩的聲音處理,尤其是范保德在天井澆花的魔幻片段,當我正有想要閉上眼的念頭,導演就給了一片黑幕。聽著水的聲響,少了畫面,彷彿也一起進入了角色的情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黑畫面的片段,提醒觀者聆聽、感受。以現代感和唯美鏡頭包裝台灣文化,把亞洲男性的陽剛與偽裝壓抑的情感濃縮進電影中。五金行、午夜的水果行、洗衣店、旅館、安靜的街弄、嘈雜的熱炒店,在色彩飽和的鏡頭下,都多了一分現代美感。尤其酒店的拍攝讓我想到Nicolas Winding Refn的暴力美學,鮮豔的美術色彩、電子樂和剪輯節奏都很有歐美電影感。對我來說,是一場特別的觀影經驗,無法說是喜歡,某種程度,這些不同的文化質感,也抹去了不少台灣土地的氣味。片中的對白、口白很精練,沒有什麼廢話,好幾句都讓人深思。配上雷光夏的音樂,整體氛圍充滿了文學性。雖然不是那麼吊書袋,但台詞的文學感讓我想到最近看的《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在美之中,蘊藏哲理。不過,全片台詞在這樣迂迴的模式下進行,讓我有些疲乏。(或許這也表現了片中想呈現的偽裝壓抑吧,「故作無情,正是保護深情的方法。」)喜歡片中一些影像語言。泡溫泉的父子,卸下偽裝,父親再想如何編謊,也只能接受彼此赤裸的樣子。Newman和范保德兩人在酒店的包廂裡,手碰到了他的鮮血。最後走到天井,和范保德有了連結。有趣的表現,為本片增加了些不同的思考。片中角色眾多,很多卻進退場快速,讓人無法進入他們的情緒。導演說人生中本來就是有這麼多過客,相遇離開總難以捉摸。然而,飾演范保德的黃仲崑表現得特別出色,情緒和內心感受的處理在有限的台詞中,很內斂地說服了我。人總是為了自己的存在徬徨,究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在消失後,會帶來什麼改變。血緣像是複製了另一個自己,在世界上延續未完的故事。那撇除血緣呢?最近很多令人難過的新聞,那些決定讓自己消失的靈魂,留下的那些美沒有跟著消失,那正是人活過的證據,也是一種力量吧。如同片中說的辣椒放進油鍋,撈出來之後,辣椒變了,油也變了。

Read more

《親密》:成長是難以癒合的傷口。

圖片來源:IMDb《親密》:成長是難以癒合的傷口。“They’re behind us, run!”Growing up is when the moment you just realized that was the last time embracing each other, childhood had already been gone. An extremely heartbreaking story told in a gentle way. Lukas Dhont’s tender images and elegant narrative are giving the cinema a precious blossom.凋零的花揉入土裡,我們的親密將深植心底。「美麗、疼痛,成長是難以癒合的傷口。」2019年看了Lukas Dhont的首部作品《芭蕾少女夢》之後,寫下了這句話。如今看了新作《親密》,竟能得出相同的感受。延續前作的青少年成長題材和性別議題,《親密》更加幽微、收斂,力道卻出奇驚人。

Read more

《誰先愛上他的》:愛可以如此單純,我們卻落得滿是傷痕。

圖片來源:IMDb 《誰先愛上他的》:愛可以如此單純,我們卻落得滿是傷痕。「我只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全部都是假的嗎?沒有一點愛嗎?就,一點點都沒有嗎?」當你發現這世界唯一能理解你的,是和你一樣,正經歷著傷痛的敵人。那一刻,好像也感受到了,什麼才是愛。從邱澤拿起吉他的那顆鏡頭開始,我的眼淚就停不下來了。一部電影要打動人心,不必增添任何縝密的情節或複雜的技術,只需要真誠。故事的真誠、演員的真誠,甚至背後工作者的真誠,觀眾透過銀幕,都能感受得到。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充滿了瑕疵,還是那麼有力量的原因。喜劇手法包裝一個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劇,不帶諷刺、批判,反而從「人」出發。以一個小小的家庭,與社會辯證什麼是「愛」。議題正符合現在台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社會,逼迫我們想辦法成為人們眼中的正常。這題材雖然不是第一次被談論,但透過這幾個人物角色,濃郁的情感把故事講得深刻而動人。歇斯底里的劉三蓮、吊兒啷噹的阿傑、叛逆懵懂的宋呈希,深處都藏著等待被撫平的傷痛,如此令人心疼。愛明明可以更簡單,他們卻換來一身傷。立體的人物性格和動機給了很棒的發揮空間,演員是撐起整部片的最大功臣。劇場女神謝盈萱充滿爆發力的表演,和電視劇男神邱澤的痞帥柔軟互相拉扯,勾勒出奇妙又很有溫度的氣場。尤其邱澤收放自如,內斂豐沛的情感表現太讓我驚艷,一舉一動都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而小孩演員黃聖球在這樣的夾擊之下,仍然表現得自然從容,值得肯定。除了真誠,電影也貼近本土、貼近生活。喜歡生活又增添風格化的美術設計,配上李英宏的音樂,太搭了。以傳統為根基,放入現代活潑的元素,像是現在台灣社會,不同的思想撞上傳統社會,就是改變的開始。這絕對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甚至有點像電視劇。有些多餘、有些缺乏,不免讓人覺得粗糙。但那種共鳴不是任何一部大製作能做到的,我就這樣在影廳內大笑大哭,最後看到又是那麼平凡的一對母子有說有笑,走在傾斜的道路上,一股暖流湧上心頭。走出電影院,腦海中還在迴響著那首《峇里島》,多希望有一天那些單純的愛和美好,可以再單純一點。

Read more

《邊境奇譚》:定義是為了免除焦慮。

​​圖片來源:IMDb​

Read more

《麥特與麥斯》:一場大雨之後,多藍三十歲的凝視

​​圖片來源:IMDb​

Read more
< 1 2 10 11 12 13 14 15 16 69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