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魔法世界持續缺乏魔法
個人其實一直以來都不太討厭《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當年作為一個只看過前作的觀眾進場,得到的娛樂程度其實不差,近期重看完後也依然還算喜歡這部片,一來認為一個五部曲的前傳在把故事方向轉到葛林戴華德的主線時,需要的大量鋪陳在這部片處理的方式雖是混亂但大致上也都能夠接受
Read more
《怪物》:是枝裕和的轉型是轉機還是危機?
是枝裕和的後《小偷家族》時代看得出他試圖先打破自身風格在地域上的局限性,拍出了《真實》和《嬰兒轉運站》,力求突破但在我看來兩次皆失敗的是枝裕和回歸日本製作的《怪物》在由坂元裕二操刀劇本之下的同時也是一次轉型
Read more
《子彈列車》(Bullet Train):命運之神與殺手宿命
自《捍衛任務》後單飛的大衛雷奇從《極凍之城》到《死侍2》分別展現了掌控嚴肅和喜劇成分的功力,自己曾身為動作指導的底子也讓動作場面的調度一直有一定水準的看頭
Read more
《嬰兒轉運站》:何為親情的模樣?
綜觀是枝裕和的創作軌跡,從偏向日常生活切片的《幻之光》抑或是《海街日記》都奠定了他捕捉人物的細膩筆觸,同時是枝裕和對勾勒家庭的面貌也有著不同的面向
Read more
影評/《在車上》(Drive My Car):原諒與啟程
契軻夫的劇作《凡尼亞舅舅》是個關於嫉妒與愛的故事,關乎成就與庸才、村上春樹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既是關於失落的靈魂,也是關於那些渴望陪伴的寄託
Read more